【客户案例】东南亚第一!解决物流行业准入排查低效困境

发表于:2025-04-09
#行业洞察
#制造业

该公司作为一家全球综合物流服务运营商,成立于2015年,通过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物流网络,提供快递、国际物流、快运及仓储供应链服务,覆盖同城、跨省及国际件。目前其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东南亚、中东、拉美等13个国家,服务全球逾25亿人口。

新规之下,政策引领行业变革

根据23年底颁布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23年第22号)(以下称为办法),根据《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要求企业采取技术手段防止用户信息泄露,部分加盟商为降低成本,可能使用非加密信息系统或违规转卖用户数据;根据《办法》第四条、第二十条,拟明确对加盟商的统一管理责任,在使用统一的商标、字号、快递运单及其配套的信息系统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遵守共同的服务约定,在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业务流程、生态环保、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新规之下,快递服务商的客商准入风控已从“可选动作”升级为“生存红线”。对于准入审核疏漏的严重后果合规管理,标志着总部对加盟商具有连带赔偿责任管理,若加盟商因资质不符、法律风险等问题导致用户损失,总部将面临行政处罚及民事赔偿风险,必须通过严格的准入筛选,才能规避连带责任,保障品牌价值。

前期困境与挣扎

1)低效的准入排查机制

依赖人工逐条核查历史积累近万家供应商/加盟商信息,单次尽调周期超一周以上,人力成本高居不下。

  • 人工核查瓶颈:需处理近万家供应商/加盟商历史数据,单次尽调耗时超7天,人工逐项审核资质文件、工商信息、司法记录等,存在重复劳动与主观判断偏差问题。
  • 动态更新缺失:传统方式无法实时追踪供应商股权变更、经营异常等动态风险,历史数据与现状存在时间差,导致风控滞后。
  • 成本与效率失衡:专职团队需投入大量时间交叉验证多源数据(例如工商系统、裁判文书网),人力成本占比超风控预算60%。

2)利益关联复杂化难题

合作方存在隐性利益纠葛和关联交易,传统业务系统无法穿透多层控股关系。

  • 多层控股关系穿透不足:现有系统仅支持直接持股关系识别,对通过代持、交叉持股、亲属关联等形成的隐性利益链缺乏图谱分析能力。
  • 关联交易隐蔽性增强:合作方利用空壳公司、虚拟法人代表掩盖真实控制人,传统业务系统无法识别同一实控人下的跨区域关联网络。

3)数据孤岛效应放大风险

内部业务系统与外部三方数据提供商割裂,无法实时监控合作方风险动态。

  • 内外部数据割裂:内部业务系统与外部第三方征信机构、政府监管平台数据接口未打通,发生的风险信号例如供应商涉诉新案件等无法自动触发预警。
  • 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困难:合作方提交的PDF合同、扫描证照等非标准化材料,需人工抽取关键字段,信息核验效率低下。

作为行业先行者的迫切要求

1)风险排查体系升级

需覆盖重大工商变更、异常减资、诉讼风险等20+核心指标,响应合规要求。

  • 全维度指标覆盖:需建立例如连续6个月社保缴纳异常、处罚金额超阈值、注册资本骤降等200+指标维度的工商变更、异常经营、合规风险等的量化评估模型。
  • 动态阈值预警机制:需针对不同区域设置差异化风险阈值,例如新兴企业或市场允许更高诉讼数量容忍度,但严格限制债务违约记录。

2)差异化风控能力构建

需定制诉讼、执行、高消费限制等维度规则,实现自定义风险维度设立与分级预警。

  • 规则引擎自定义:支持按不同业务线配置风险维度权重,例如在快运业务侧重运输资质审查,仓储供应链关注消防安全处罚记录等。
  • 风险等级联动处置:将供应商分为低/中/高三档:高风险持续提醒终止合作(例如涉多起行政处罚),中风险决策限制合作规模(例如3个月内被执行超100万元),低风险可偏重决策方加速审批流程。

3)信息核验闭环管理

对存量供应链企业进行日常巡检和定期尽调。

  • 智能巡检技术嵌入:通过自动解析营业执照、ISO认证等文件,比对国家公示系统数据,识别伪造、过期证照。
  • 周期性尽调自动化:设定每季度自动触发存量供应商经营数据扫描,识别高度尽调风险例如纳税信用等级下降,生成风险决策报告辅助决策。

4)数据安全防护强化

保障企业敏感信息安全零泄露。

  • 字段级加密部署:采用字段级加密技术处理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实现"可用不可见"数据调阅。
  • 全生命周期审计:建立从数据采集/清洗加工、存储、使用权限控制到销毁的完整审计日志,满足《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与中国《数据安全法》双重要求,合理应对企业出海需求。

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解决措施

供应链稳定性保障:全链路数字化尽调

详细准入尽调摸底,减少人工复核工作。

  • 识别和规避供应商依赖风险,防止因供应商破产、交付能力下降或自然灾害等导致供应链中断。
  • 对其关键资质、法律诉讼、行政监管、经营稳定性等多维度风险事项进行排查,排除有明显问题的企业,防范风险于未然。
  • 评估供应商的运营能力,确保按时交付,避免因物流、质量或技术问题影响生产和服务。

降低潜在的利益冲突风险

主体关系穿透,识别隐性利益链。

识别供应商与企业内部人员的关联交易,防止商业腐败、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

1)排查潜在供应商和已有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投资关系、董监高相互任职、相同联系方式等实质性关联关系。

2)杜绝黑名单企业进入采购名单,包括外部公开黑名单以及企业内部黑名单,以及潜在供应商可能与黑名单企业存在关联关系。

通过交叉重叠关系分析,防止供应商间的隐形控股或关联公司影响采购决策的公平性。

预防财务及其它暴雷风险

差异化风控管理,实时拦截告警企业。

提前部署策略,有效感知外部风险事件,依托企查查独有的数据处理和技术优势,对风险事件采取更高精准度的信息提炼,自动化分析风险事件,提取风险特征标签。

通过财务健康分析,避免与高负债、现金流紧张或存在信用违约记录的供应商合作,减少坏账和付款风险。

监测供应商的财务状况,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履约能力下降。

系统上新成效

效率提升:全流程自动化重构

1)准入尽调周期突破性压缩

  • 技术驱动效率飞跃:通过RPA与AI模型联动,实现供应商工商信息、司法记录、资质文件等核心数据的秒级抓取与交叉验证,单次尽调从人工7天缩短至系统3分钟。
  • 实时动态覆盖能力:系统每日自动扫描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裁判文书网等多个官方数据源,上线后系统累计自动完成300+万次自动尽调任务,人工复核工作量减少90%以上。

2)批量处理规模化落地

  • 支持单批次最高导入5000家供应商数据,系统平均响应时间<5秒,确保排查结果时效性误差不超过24小时,历史数据回溯准确率达99.8%。

成本优化:资源投入精准化

1)人力成本结构性下降

  • 减少专注策略优化与特例处理人员专职投入,有效降低人工错误导致的重复尽调损失。

2)流程隐性损耗消除

  • 通过标准化风险标签库,决策会议时间从平均4小时/次降至0.5小时,极大提升管理层决策效率,且因供应商暴雷导致的品牌修复费用极速下降。

风险识别:精准预警与处置闭环

1)多维度风险捕捉能力

  • 空壳公司识别:通过注册资本实缴比例、社保参保人数、经营场所真实性核验等指标,提升传统单点识别工作。
  • 关联交易预警:基于股权穿透图谱与关系网络分析,发现多家未披露关联企业和债务违约主体,提前预警多家高风险供应商,避免损失坏账。

数据安全:全链路合规保障

1)敏感信息防护体系

对供应商银行账户、法人身份证号等56类敏感字段实施加密+动态脱敏,数据泄露风险事件归零。

2)合规认证与审计能力

通过ISO/IEC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满足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欧盟GDPR双重要求。系统自动生成符合监管要求的审计日志,包含数据访问者、操作类型、时间戳等12项要素,监管检查准备时间从14人天降至2小时。

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助力企业搭建合作伙伴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提供第三方风险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最大限度规避、防范财务、法律和声誉风险。

领取产品详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企查查 | 开放平台

数据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中国裁判文书网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商标局 | 版权局

©2014-2024苏ICP备15042526号版权所有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ICP证B2-20180251企业征信备案号: 04005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742号
  • 公众号
    公众号
  • 立即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咨询400-088-8275

    在线咨询

  • 顶部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咨询400-088-827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