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中物联数字化采购分会(筹)承办的第六届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供应链论坛在北京召开。
从采购到生态,国企供应链数智化跃迁
论坛以“数智赋能・链启新程”为主题,吸引了700余位来自政府机关、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及行业媒体的专家和代表,共同探讨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供应链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7月10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
- 胡大剑指出,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供应链转型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技术融合、激活人才动能、统一标准规范、强化风控管理等五个维度提出了破局之道,为国有企业数智化供应链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总经理蔡希鹏发表了题为《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动产业链绿色降碳》的主题演讲。
- 蔡希鹏表示,南方电网以“数智化提升效率、绿色化增强动能”为核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供应链体系,通过数智化手段优化采购流程、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发挥了央企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引领作用。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主任李素彩对《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国家标准的编写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 该标准的发布将为全国企业的采购物资建立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和“标准语言”,为企业供应链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助力扬帆。
主论坛上举行了国有企业采购评审专家共享平台上线仪式,该平台是我国国企采购领域的首个全国性专家共享平台,标志着国企采购专业人才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迈入新阶段。
三场国企数智化采购平行论坛聚力赋能
为深化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与绿色供应链创新,赋能采购管理提质增效,7月10日下午分会场同步举办三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 “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决策与实践”、“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数据治理”、“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创新” 展开深度研讨,来自产业链上下游、学界业界的多领域专家齐聚,共探发展路径与创新实践。
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决策与实践专题论坛聚焦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决策与实践,汇聚中国五矿集团、华润集团、中国中化、云汉芯城、深圳齐心集团等企业代表,以及供应链合作伙伴、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数百位行业专家,围绕数字化转型中的采购决策与实践展开集中研讨,共探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数据治理专题论坛围绕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数据治理主题,吸引华润集团、中铝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航天新商务等企业代表,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高等院校、行业媒体等业界精英参与,深入探讨数智化采购与数据治理的融合路径,以期为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擘画更加清晰的蓝图。
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创新专题论坛以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创新为核心,全国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领域的学界权威专家与业界领军企业代表齐聚,围绕科技赋能再生资源产业的新方向、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之道展开交流,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共商产业创新发展大计。
企查查聚焦供应链风控管理
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我司基于数据智能中台构建的采购全流程解决方案,有效贯通采购规划、执行至履约闭环,助力企业实现跨部门协同升级。通过打通采购、财务、法务、合规及内控五大职能模块的业务链路,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体系,显著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与组织协作效能。
在体系化支撑过程中,建立风控预警体系,针对供应链的主要采购环节进行有效升级,以供应商风险实时监测为抓手,运用大数据构建动态预警模型,结合定期评估机制与应急提醒功能,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可视化的风险看板与处置建议,实现供应商风险管理的主动防御与智能决策。
通过差异化风控管理,实时拦截告警问题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对于企业所持有的一般供应商、核心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瓶颈型供应商等进行梯度化分阶,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合理观测在约供应商、加盟商、经销商的当前经营情况,通过财务健康分析,避免与高负债、现金流紧张或存在信用违约记录的供应商合作,减少坏账和付款风险。对于活跃重点供应商,重点关注并实时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舆情动态监管。而对于非活跃的供应商,则进行次要关注和定期巡检排查管理。
针对风控预警环节的常见难题,企查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
- 传统监控无法捕捉实时动态,依赖人工或低频次检查,缺乏穿透式追踪,难以及时发现供应商资质变更、司法涉诉、企业高管或者实控人的负面失信、舆情事件,直接影响企业信誉。
- 突发负面事件导致履约中断,供应商经营异常、生产停滞等信号未及时预警,经销商、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所关联企业涉及到重大诉讼、被列入失信名单等恶劣情况未被及时识别,影响供应链稳定性。
- 风险评级缺乏量化依据,市面上大量的数据产品缺乏精准和正确性,大量的司法、监管、舆情数据需要进行数据产品或服务购买后的二次人工甄别清洗,耗时长且易遗漏关键信息,且供应商分级依赖主观经验,无法动态适配风险变化。
- 资源投入浪费严重,对于供应商准入排查到再约存续期之间的风控管理割裂,缺乏持续跟踪机制,且因为缺乏合格的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体系,导致风险响应资源配置错位,对待重点/高/中/低风险供应商采用统一监控频率,资源浪费或覆盖不足。
持续风险排查监控,规避潜在风险发生
风险实时监控,杜绝风险感知滞后。新进供应商在进行注册、准入、合同签约等环节进入正式合作中时,需要对业务合作中的风险持续进行监控管理,避免因供应商突发负面风险信号,企业未能及时捕捉或感知滞后,导致供应中断、财务损失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提前部署策略,并有效感知外部风险事件,依托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独有的数据处理和技术优势,对风险事件采取更高精准度的信息提炼,自动化分析风险事件,提取风险特征标签。
聚焦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实时变更风险事件、以企业相关自然人为核心,对人员相关的风险事件部署动态跟踪机制、关注突发敏感舆情预警研判等风险事件。
存量企业定期排查,全周期风险巡检
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的风控预警管理模块,有效识别存量企业当前风险状态,针对供应商、经销商、分包商、客户进行不同等级的风险识别,对当前企业信用状态、经营和风险管理能力、违约风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有效识别存在波动较大的警示类或重点关注类风险指标,规避在约供应商突发风险问题。
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体系,持续监控合作链路中的潜在风险,通过实时预警机制防范因风险识别与响应滞后引发的供应链中断风险。企业可基于评估结果,在准入阶段对客商进行经营稳定性判断,并针对管理成本优化需求,在实施层面配套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风控资源配置与客商风险等级的动态适配。
实施月度与季度的动态周期管理策略,依托深度风险排查报告进行精准识别,实现企业风险态势的动态追踪。核查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资质合规性、司法涉诉记录、监管处罚数据、经营能力持续性、舆情监测体系、关联关系图谱、禁入名单筛查及利益冲突预警,通过智能评级功能生成多维风险结果,助力企业构建合作客商的全周期风险管理机制。
过往案例分析
海量加盟商、协议企业,信息变化管理困难? 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例如一般供应商、核心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瓶颈型供应商等进行差异化管理,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对于活跃重点供应商,重点关注并实时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舆情动态监管。而对于非活跃的供应商,则进行次要关注和定期巡检排查管理。
以上海市某供应链物流企业而言,存在长期的内外部数据割裂情况,发生的大量风险信号,例如供应商涉诉新案件等无法自动触发预警。通过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提前部署风控策略,有效感知外部风险事件,自动化分析风险事件,提取风险特征标签,有效提醒企业避免与高负债、现金流紧张或存在信用违约记录的供应商合作,减少坏账和付款风险。
目前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已与汽车、新能源、电子、仓储、运输、物流等制造行业等多个行业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围绕供应商准入排查、风险监控、围串标管理、利益冲突排查、供应商年检等业务应用,为客户提供全链路数字化尽调,穿透深层主体关系识别隐性利益链,感知外部风险实时拦截告警企业,满足采购风控合规全流程管理。
风控无小事,愿助您筑牢合作安全网。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