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下半场,风控合规决定机构“生存位”

发表于:2025-07-22
#行业洞察
#金融

跨境支付“黄金时代”下的合规焦虑

自2015年1月支付机构获准为跨境电商提供外汇服务以来,中国跨境支付市场驶入 “高速车道”。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23年跨境支付行业报告》,2023年我国跨境支付交易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 28%,覆盖跨境电商、外贸 B2B、留学教育、文旅消费等多元化场景。

政策红利与监管收紧的“双向驱动”

自2010年开始贯之落实严监管要求,强力推进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严格保障支付清算系统安全,重拳整顿收单市场秩序,推动市场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央行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需持牌经营,并将支付牌照划分为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三类,为支付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2023年国务院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重新分类支付牌照,同年国家层面持续释放便利化信号,外管局《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修订版)》将单笔交易限额提升,并简化“优质企业”单证审核流程。但与此同时监管对合规的要求从形式审查转向实质穿透,明确要求支付机构需建立覆盖客户准入、交易监控、风险预警的全链路风控体系,并重点核查受益所有人识别、制裁名单匹配、虚假贸易筛查等核心环节。

IMG_256

图例: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

2024年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和支付两类,以适应新型支付方式的发展,扩大了业务边界。截至2025年7月,持牌机构共169家,其中99家具有网络支付业务资质,93家具有预付卡业务资质,52家具有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

跨境支付业务的风控合规,不仅是监管要求,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支付机构普遍面临的痛点

根据企查查合作实践中,某头部支付机构风控负责人坦言:“现在每天处理数十万笔跨境交易,90%的客诉来自‘交易被拒’,而其中60%是因风控误判,时常会发生用空壳公司轮流收款的现象,传统系统只查表面信息,很容易被卷入洗钱案件风险中去。”

  • 复杂性与多样性:全球法规、支付习惯差异巨大,“一国一策”难适应。
  • 风险类型多:商户风险、制裁风险、洗钱风险、虚假贸易风险等层出不穷。
  • 合规要求高:牌照合规、业务合规、反洗钱(AML)合规,环环相扣,容错率低。
  • 技术依赖性强:传统手段难以应对海量信息,必须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风险评估和监控。

跨境支付场景的多样性,决定了风控需求的千人千面,以下汇总的几个主流场景,最能体现出支付机构的合规痛点:

①跨境电商零售

业务特征:服务对象以中小微商户为主,交易高频单日可触发万笔级、金额较小平均50-500美元、地区分散覆盖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核心痛点:

  • 马甲商户泛滥:部分商户通过注册数十家空壳公司虚假刷单,套取平台补贴;
  • 洗钱风险隐蔽:利用小额高频交易,将非法资金混入正常贸易流;
  • 合规标准混乱:东南亚多国对反洗钱(AML)要求宽松,国内机构需同时满足境内监管 + 境外合作银行的双重审核。

②B2B大额支付(单笔5万——500万美元)

业务特征:服务对象为传统制造企业如机械、电子、化工,整体交易链路从订单确认到尾款支付跨度周期较长,对资金安全与合作方稳定性高度敏感。

核心痛点:

  • 关联风险难穿透:例如外贸企业与表面独立的两家境外采购商合作,其背后实控人为同一人而导致应收账期被恶意拖延;
  • 反洗钱风险盲区:因未识别客户身份、为身份不明客户提供服务或发生交易的情况,被央行进行大额处罚;
  • 经营异常滞后:合作方因突发债务纠纷导致付款中断,无法提前预警。

企查查四大核心方案,直击风控合规核心痛点

针对上述场景痛点,企查查依托3.5亿+企业全景数据、股权穿透技术与AI算法,覆盖“准入——交易——监控”的全链路风控合规解决方案,助力支付机构实现“合规零疏漏、风险早发现、决策更智能”。

1)智能风控合规引擎 - 统一标准,精准识别

传统风控的最大短板是“标准碎片化”:东南亚用A规则、欧洲用B规则,导致系统割裂、误判率高,企查查智能风控合规引擎基于模型进行破局。

核心价值: 基于海量多源数据构建标准化风控模型,提供统一、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

应用场景: 覆盖业务关系建立、准入核查、交易审查、事后合规管理等全环节。

关键能力:

  • 客户身份深度识别(KYC):不止于表面,深度挖掘企业复杂关系网络,透视真实商业环境。
  • 受益所有人精准识别:穿透股权结构,锁定最终控制人。
  • 对外投资全景分析:评估客户全球布局与关联风险。
  • 深度关系挖掘与股权透视:揭示隐性关联、潜在利益冲突。
  • 关键变更实时订阅推送:工商、股权、人员等变动第一时间预警。

2)智能风险尽调 - 全生命周期客户风险管理

跨境支付的风控不是“一次性考试”,而是“持续作业”,企查查智能风险尽调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

核心价值: 实现客户从准入到退出的全流程、自动化、可定制的风险管理。

关键能力:

  • 多维风险识别画像:整合工商、司法、舆情等数据,全方位评估客户风险。
  • 风险评估与等级自定义:根据机构风险偏好,灵活设定和调整客户风险等级。
  • 异常交易主体智能甄别:基于行为模式分析,快速定位可疑主体。
  • 存量客户定期自动化年检:告别手动排查,系统自动执行周期性风险评估。
  • 客户风险动态监测与预警:7x24小时自动监控,风险异动即时告警。

IMG_257

3)增强型客户年检 - 数据驱动,洞察经营动态

传统年检依赖人工翻资料+零散系统查询,效率低且易遗漏。企查查增强型客户年检通过自动化核查,将年检时间从2周压缩至2小时。

核心价值: 利用大数据自动化完成深度客户年检,大幅提升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能力:

  • 工商信息变更核查:自动比对最新工商状态。
  • 严重违法失信核查:扫描企业风险,识别严重违法或失信主体。
  • 失信被执行人核查:对接官方数据,规避失信被执行风险。
  • 经营异常核查:监控企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 全球制裁与黑名单核查:对接权威名单库,防范合规雷区。

4)智能风险监控 - 精准提炼,主动防御

跨境支付的风险可能在交易后随时爆发,传统风控事后补漏模式已失效。企查查智能风险监控通过主动预警和报告,提前发现风险,提高处置效率。

核心价值: 对风险事件进行高精度信息提炼与自动化分析,实现主动式风险防控。

关键能力:

  • 全方位监控覆盖:企业主体监控、重大事件监控、负面舆情监控、关键人员监控。
  • 风险特征智能标签化:自动化分析风险事件,提取核心特征并打标签,便于分类处置。
  • 灵活监控策略部署:支持根据风险类型和等级自定义监控规则。
  • 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采集多源风险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分析。
  • 主动预警与报告:发现风险信号,自动触发预警。

跨境支付业务的最终竞争,是风控合规能力的比拼。 企查查基于3.5亿+企业全景数据,

在跨境支付量增质变的关键期,监管套利空间已被压缩,真正的竞争力在于“用数据说话、以技术护航”的合规能力。企查查以3.5亿+企业数据为基底,构建智能风控护城河,以“穿透式识别、自动化监测、智能化决策”为核心,为跨境支付业务提供从客户准入、交易监控到风险预警的全链路的数据支持。

不仅提供数据工具,更构建风控思维——从“应对监管”转向“经营风险”,从“被动合规”进化为“主动护航”。未来,跨境支付的终局竞争,一定属于那些能将风控合规嵌入业务基因的机构。

企查查持续深化企业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秉持数据融合共享,资源开放共赢的理念,提供服务稳定可依赖的全维度企业信息,期待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构建智能风控新生态,为制造业、金融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

数据融合共享,资源开放共赢

企查查,愿做您最可靠的合规同行者。

领取产品详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企查查 | 开放平台

数据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中国裁判文书网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商标局 | 版权局

©2014-2024苏ICP备15042526号版权所有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ICP证B2-20180251企业征信备案号: 04005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742号
  • 公众号
    公众号
  • 立即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咨询400-088-8275

    在线咨询

  • 顶部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咨询400-088-827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