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企业是中国玻璃纤维业务的核心企业,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是我国新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早企业规模大的上市公司之一。玻纤纱年产能近300万吨,玻纤产品品种广泛、品类齐全,有20多个大类 3000多个规格品种,目前已成为商业链条完整的行业龙头企业。
- 所属行业:材料制造
- 供应商数量 ≥600家
- 所属城市:浙江省
玻璃纤维行业正打破区域限制格局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在建筑、风电能源、新能源车辆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的新型材料,早在2011年,自“十二五”规划时期,就作为新材料产业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历经“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也陆续作为新材料产业在电子玻璃等先进材料中作为推动突破方向。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面向多个省份,将玻璃纤维产品纳入鼓励发展类产业。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玻璃纤维纱产量达到723万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2022年回落5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756万吨,同比增长4.6%。 增速趋缓主要受整体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及产能持续供需失衡影响。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等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这些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成本或研发优势,在不同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玻璃纤维行业演进方向观察
① 市场格局重构:分化催生机遇 行业下游应用持续细化,推动供需结构显著分层。在门槛较低的传统领域,同质化竞争导致利润空间压缩;而高性能玻璃纤维凭借健康供需状态,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与丰厚利润潜力。
② 转型升级双重引擎:政策与创新共振 如上文所示,国家战略对新能源装备制造(含风电、光伏、锂电)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扶持,直接拉动了产业链上游需求。与此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深度改造生产模式,实施供应商管理、优化决策流程,全面提升企业的品质控制与安全水平。
③ 可持续发展核心路径 响应绿色制造政策导向,企业正重构产品全生命周期,不断响应ESG合规理念,面向企业原料商、经销商,完善监管需要,强化供应商准入、巡检管理,选用环境友好原料、推行清洁化生产设计、建立资源循环体系。
该玻璃纤维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困境
① 多品类采购流程各自为战,审批阻碍生产排期
作为覆盖玻纤原料如玻璃球、浸润剂、设备配件如熔窑耐火材料、拉丝机组件等20余类物资的制造企业,其采购流程差异巨大,原料采购需同步审核质检报告、环保资质、产能匹配度等,设备配件则涉及进口报关文件、专利授权书、维修服务协议,此流程依赖审批较长。
原料采购需技术部、质检部、采购部等部门需多级签字,人工整理扫描件常出现漏传、错传, 历史存量供应商是当前合作量的2-3倍(整体供应商超600家),合格供应商的判定标准存在差异,历史存留的大量供应商在巡检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精力,形成长期“管理失衡”。
为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在集团内部SRM业务系统中实现供应商信息智能填充,风险信息嵌入式排查。
② 招标环节明招暗定风险难防,关联关系成围串标“保护伞”
在日常招标中,隐蔽的关联关系常让规则沦为空文——投标商表面无关联,实则通过多层股权代持由同一自然人控制,人工核对仅能查到工商登记的明关联,而难以发现暗关系。由于缺乏关联关系实时排查工具,供应商通过交叉持股形成利益同盟,而传统尽调仅核查了企业基础信息,未触及深层关系网络。
玻纤原料招标中,曾有供应商通过“影子公司”陪标,导致招标流于形式,最终中标的最低价供应商实际是其关联方,交付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导致成纱合格率下降。
③ 国际政策撞上人工核验慢半拍,核心供应商异常成“定时炸弹”
面对频发的国际反倾销政策,存在各类型审计漏洞,对核心供应商的风险问题,针对存在的严重经营异常需要进行及时提醒。例如欧盟、美国近年对中国玻纤产品发起多轮反倾销调查,企业的供应商资质管理陷入被动应对的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更埋下了合规风险、质量隐患和供应链断裂的多重暗雷,成为企业向高端化、全球化转型的关键阻碍。
对关键设备配件供应商如熔窑耐火材料厂商的动态监控需要依赖定期巡检+供应商档案更新,避免供应商因环保处罚被列入当地限产名单,导致影响全年度玻纤产能规划。
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解决措施
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专为采购、财务、风控、合规、内控部门打造。围绕供应商准入排查、风险监控、围串标管理、利益冲突排查、供应商年检等业务应用,为客户提供全链路数字化尽调,穿透深层主体关系识别隐性利益链,感知外部风险实时拦截告警企业,满足采购风控合规全流程管理。
供应链稳定性保障,全面准入尽调
- 业务流程自动化,匹配工商数据接口,实现系统快速录入,提高效率并避免错误输入。
- 3分钟完成资质审查、司法记录、高管背景多维扫描;
- AI生成风险分析报告,提前预警履约隐患与利益冲突,为合作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围串标风险管理,排查利益冲突
- 通过标讯数据,结合过往业绩、风险数据,综合评估经销商经营实力,提升渠道拓展效率。
- 挖掘候选供应商之间的股权关系、人员任职关系、疑似关联关系排查;
- 智能识别围标串标风险,有效阻断不公平竞争,保障招标公正性。
主体关系穿透,识别隐性利益链
- 穿透式分析合作方/员工关系网络,同步筛查失信名单、经营异常及法律纠纷;
- 防控商业贿赂与利益输送风险,建立立体化合规防线。
差异化风控管理,实时拦截告警企业
对重点供应商采取实时舆情监控、动态风险评估;对普通供应商进行定期巡检、异常信息追踪;对经销商自动化档案更新、辅助资质到期预警,解决信息变化管理困难问题。
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助力企业搭建合作伙伴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提供第三方风险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最大限度规避、防范财务、法律和声誉风险。
风控无小事,愿助您筑牢合作安全网。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行业解决方案。